問:地源熱泵鉆機鉆孔有哪些方法?
答:地源熱泵孔結構簡單深度淺,一般100米左右(大致),孔徑相對較小(介于大小口徑之間,所以我們或稱孔、或稱井)。孔身結構簡單,要求不高(通常以保證垂直度、滿足下管、回填為準)。而地源熱泵鉆孔工程量較大、施工區域集中,施工工期要求緊,同是鉆孔單價受系統整體投資制約。因為囿于地層條件,一般工程施工具有多次重復性,所以應重視管井結構設計、方法選擇、施工設備、工藝選擇并應加強對鉆井施工成本的預測。施工前應了解埋管場地內已有的地下管線、地下構筑物的功能及其準確位置,每個豎孔開鉆前都應人工開挖探坑,探坑直徑不小于300mm,深度不小于1.2m;鉆孔時保證鉆桿的垂直以確保每個豎孔平行,防止竄孔。
還要了解并確定土壤地質條件。根據實際地質情況,選用最適合的鉆機和最經濟快捷的施工方案。比如:根據武昌地質情況(第四系覆蓋較深、石炭系-下二疊系棲霞組、下三疊系大冶群灰巖、白云巖、泥質灰巖、白云質灰巖等碳酸鹽巖、且部分巖溶分布較廣,實屬軟硬結合的地質)因此采用150水循環鉆機施工最為合適。 確定地下綜合管線分布及設置情況,并做好明顯的標識記號。
而基本流程大概可以概括成:施工場地準備(地面—三通一平;地下—各類管線;空中—高壓線路。)→設備進場→設備布局、安裝、調試→鉆孔—下PE管—回填或注漿→設備移位。